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战国之鹰> 第883章 三百万石霸主(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83章 三百万石霸主(二)(2 / 2)

目前在罗氏家中,根据罗氏家的法度,是全面取消了罗氏家领地内部的所有关卡的,只要是在罗氏家领地内经商,都是可以自由通行,不会被收取关卡费,过路费之类的税费的.对于商业,罗氏家只收取每一笔交易所得的两成税费,也就采取两公八民的商业税费法度.而为了鼓励领地领民主动经商,政良还临时发布了一个优惠政策,那就是每月所赚不足一贯钱的交易,将不收取税费,以此来鼓励领民之间的小额交易,促进领地的物资流通以及钱币流通,从而提高领民的生活,加快领地的发展.

此时,在内政阁的有意布局以及扶持下,肥前国岸岳山城(野高山一带也属于岸岳山城的范围),肥前国学府城(原龙造寺家城砦,现为罗氏家居城),丰后国岐埠城(原为大友家府内馆)成为了罗氏家主要工坊的集中地,正因为如此.这里又成为了罗氏家的商品集散地.大量罗氏家内部商人汇集到这里来提取从工坊制造出来的货物.然后运往各自在各地的商屋进行贩卖.同时,大量商屋集中到这三地,于是逐渐地,这三地成为了罗氏家的经济中心.每天,这三处地区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甚至比京都地区都要繁荣.

此外,由于罗氏家内政阁在各地大举修筑行军大道,令到罗氏家内部四处道路畅通.也一定程度上促使罗氏家各地之间的交流以及内部商贸的发展.尤其是以岸岳山城,学府城,岐埠城三地为中心,商贸开始往四处扩散发展,形成了一条罗氏家内部在九州中北部地区从东往西的中心经济线.

随着这条经济线的出现,在罗氏家内政阁以及罗氏屋的扶持下,大量美食屋,农贸市场(可以交易诸如各种粮食.[,!],肉类,鱼类,水果这样的农产品),布屋,农具铁匠屋,农具木匠屋,盐屋(从内政阁获得贩卖资格后,凭借凭证在各盐场提取食盐进行贩卖),杂品屋(售卖战国时期各地的一些杂物,甚至会出现南蛮物,朝鲜物),酒屋,茶屋,瓷器屋等商屋在罗氏家各地陆续出现.

当然,虽然罗氏家大力推展内部的商贸体系的形成,但是目前罗氏家的商贸财政收入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罗氏家的矿藏,主要是金矿,银矿与铜矿.这畜藏不但满足罗氏家内部需求.还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资源,通过与战国各地势力,明国商人,南蛮商人甚至是朝鲜走私商人的交易.罗氏家从而换取自身需要的各种物资.同时,由于充足的原料的保证,得以令到罗氏家自己铸造的钱币在罗氏家内部甚至外部顺利的流通,从而令到罗氏家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避免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的危险.

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通过诸如纸张(只对外交易一般白纸,黄纸,精纸只作罗氏家各机构内部使用,而且有专门标识,用于识别纸张中内容真伪),盐(尤其是雪盐特别受到欢迎),丝绸(质量以及精美度都比明国走私而来的要差,但并不妨碍战国各地对这些四丝绸的喜爱),陶瓷(质量以及精美度同样不及从明国走私而来的瓷器好,但依然受到欢迎),蔗糖,南蛮物品,朝鲜物品,明国物品,书籍等商品,从外部交换而来大量资源.

虽然通过与外部势力交易从而获得发展资源,这是目前战国各势力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大力发展内需,形成以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商业体系,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才是最为安全的,否则一旦外需受到抵制,那么自家的收入就会大为减少了,自家的发展也将会受到限制.但不管如何,此时,逐渐成型的罗氏家的商业体系已经往良好的一面发展.

逐渐形成的稳定社会体系,良好的农业体系,逐渐成型的工业体系与商业体系,这些不但是罗氏家霸主底蕴的一部分,更加是造就了罗氏家良好的领地收入.

弘治二年(1556)八月,即将秋收之际,经过数月的努力,罗氏家内政阁对新占据的长门国,周防国,安艺国地区的首次检地终于完成.

不同于罗氏家其余地区的检地工作(随着简化汉字,阿拉伯数字以及后世一些先进计算方法传授下来后,内政阁计算起领地的各项收入数据就显得更加容易,至少比以往的检地要简单得多了.再加上由上而下职责明确的分层管理制度,从而令到罗氏家内政阁能够准确地及时知道各地各处的每一年甚至每一个季度的总体收入等情况),由于是首次对这基础地区进行检地,虽然很多地区都有着以往大内家当政时期的账册的帮助(实际上这些账册的情况都往往与现实相差甚远,这就是分封统治的弊端),内政阁依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历了近半年的努力,才最终得出了初步的检地情况.

长门国方面,厚狭,丰浦,美祢,大津,阿武,见岛六郡当中,由于阿武郡还有半个郡处于吉见家的掌控当中,所以此次检地,长门国的总体收入(该收入包括领地的农业,商业以及矿藏等所有收入)暂时为十二万石.周防国方面,大岛,玖珂,熊毛,都浓,佐波,吉敷六郡全部纳入罗氏家势力版图,初步检地总收入为十六万.安艺国方面,沼田,贺茂,安芸,佐伯,山县,高宫,高田,沙田八郡当中,罗氏家只掌握了沼田,贺茂,安芸,佐伯,高宫,沙田六郡,而山县,高田还处于毛利家的控制当中,而且毛利家还掌控着安艺国唯一的两个银山,所以此次检地,安艺国的总收入为十五万.

原本这几地的总收入并不只这么少的,但由于这些地区这些年来经历了陶晴贤叛乱,毛利家对安艺国的攻略,以及刚刚结束的的严岛大战等等,再加上这几年的气候反常,其总收入自然是减少了不少了.此外,上述的检地情况,并没有将当地的寺庙神社的土地情况以及收入情况计算在内.

当然,除了上述几处地区的收入情况外,这几年当中,罗氏家的其他地区也有了不少的变化.

作为罗氏家起家之地的肥前国,经过十数年的罗氏家不断经营,其领地总体收入发生的变化是最大的.在1540年罗氏家对当地第一次全面检地之时,当时肥前国的总体收入为三十一万石,到了1549年,肥前国总体收入已经上升到四十五万石,而到了今年,更加是达到了五十五万石.比肥前国稍晚纳入罗氏家半途的筑后国,在1542年罗氏家对当地第一次全面检地之时,当时筑后国的总体收入为二十七万石,到了1549年,筑后国总体收入已经上升到三十三万石,而到了今年,已经达到了四十一万石.而同样的,与前面两国类似的肥后国,也分别从1544年的三十四万石,1549年的三十七万石,直接提升到今年的四十八万石.

比肥前国,筑后国,肥后国等地纳入罗氏家更为晚一点的筑前国,丰前国,丰后国,壹岐岛这些地区同样得到了不少的发展.

筑前国从1549年的三十四万石直接提高到1556年的四十二万石.丰后.[,!]国则是从1549年的第一次检地的三十七万石提高到此时的四十五万石.丰前国从当初的十四万石提高到今年的二十一万石.壹岐岛也从当初的一万五千石提高到现在的四万石.

而新近占据的地区方面,对马岛在今年的检地结果为二万石收入,备后国占据地区收入为三千石,伊豫国罗氏家占据地区收入为七千石.日向国罗氏家暗中占据地区收入为五千石.

在罗氏家的所有占据的领地中,日向国是最为特殊的,为了避免被伊东家察觉该地区中山城中的三田井家已经暗中投靠了罗氏家,而罗氏家已经暗中对该地进行了偷梁换柱,将当地包括三田井家族人在内的当地领民都暗中迁移到了罗氏家的其他地区分散定居,而将一些内政阁与军事阁家臣的家眷迁移进这些地区,从而形成了对当地的稳固的统治.为了迷惑伊东家以及附近的豪族,罗氏家并没有在当地实施任何罗氏家的法度以及技术,反而是保留着原貌.至于当地的罗氏家迁移而来的领民,除了定期得到罗氏家的奖励外,他们依然定居在罗氏家其他地区的家人则是也得到了极大的奖励.

ps:感谢"星子云,绿米亚"的月票;感谢"绿米亚,鸾雨乱月,陈翊君,leely"的打赏.

看战国之鹰最新章节到长风文学i752

.全部章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