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杭筱雯说什么,电梯已经到了一楼,女中介带着客户先走了出去。
客户夸女中介做事大气,“小姚你有气度,所以你业务做得好啊,听我朋友说你做中介都在魔都买三四套房啦?”
什么?!
一个中介都在魔都买了三四套房,吹牛的吧?
女中介谦虚着说房子还有贷款,和客户聊着天走远了。
杭筱雯低头去看名片,上面印着“姚晓佳”三个大字,下面则写着置业顾问。
中介就中介,还搞什么置业顾问的名头!
杭筱雯不信一个房产中介能挣那么多钱,就算信,这份工作她也干不了——太不体面了!
……
体面能值多少钱,李梦娇不知道。
从红极一时到人气遭遇重创,李梦娇深刻体会到所谓的“体面”全是自己争取的。
以前她红,人人都捧着她,她走哪里都很有体面。
现在她没那么红了,拍电影都没啥水花。
《少年偶像》杀青了,后期制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李梦娇内心很是忐忑。
闻樱坚持启用她当女主角,她不会让电影赔钱吧?!
袁凤荟很会安慰人:“放心吧,《少年偶像》亏不了,毕竟拍摄成本也就2000万,再给宣发安排1000万的经费,3000多万就足够让这部电影上映了。你虽然不红了,闻樱还红呀,以她现在的号召力能把这些成本挣回来!”
“你虽然不红了”是大实话,但袁凤荟这样说出来,李梦娇还是憋红了脖子。
“我还是有点粉丝的——”
“嗯嗯,还有呢,你的粉丝都在等着你和王爽分手。”
有一部分粉丝很搞笑,说李梦娇什么时候分手,他们什么时候重新支持李梦娇。
袁凤荟的调侃让李梦娇的脖子又憋大了一圈:“我就不分手,他们给我等着,等我又翻红了他们想参加应援活动都要排长队!”
有这个信心就很不错嘛。
袁凤荟希望李梦娇成长,但她不想看李梦娇变成另一个人。
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特质,云宸、张扬宁,徐枚,裴依依……他们做不了李梦娇,李梦娇也不可能变成他们。
袁凤荟嘴里说着不担心《少年偶像》会亏本,实则对《少年偶像》的宣发无比上心。
李梦娇可以不靠着《少年偶像》翻红,闻樱的ip价值不能被毁。
闻樱不是第一次当编剧,但她的小说是第一次被改编成电影!
《寻雍》在海外大卖,袁凤荟更坚信闻樱可以成为全球畅销书作家,那闻樱的ip改编第一枪就必须得打响了。
袁凤荟召集所有人开会,让大家一起制定宣发方案。
董润芳坐在办公室里,脸上的表情很凝重。
《少年偶像》的电影对闻樱很重要,对未来儿媳妇更重要。
闻樱有很多ip可以拍,但不能要求闻樱的每一次改编都选李梦娇为女主角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娇娇能不能把电影撑起来?!
不不不,电影的票房和后期宣发营销有很大关系,娇娇作为女主角已经贡献出了她的表演,现在该轮到她们这些人发力了!
董润芳甚至怀疑自己在‘天骄’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就是老天爷特意让她为了这一战在积累经验。
宣发的压力要把董润芳压垮了。
忙里偷闲和祝绡、张丽群一起吃饭,祝绡却一脸羡慕:“你太幸福了,都有未来儿媳妇让你努力了,我家庆庆还什么都没有呢!”
这话让张丽群频频点头:“敬龙也没有。”
董润芳一下就高兴了。
朋友们都没有未来儿媳妇,董润芳已经有了,当然得为了未来儿媳妇继续奋斗!
《少年偶像》要在春节上映是很有利的,《棠梨之恋》为《少年偶像》开了一个好头,《棠梨之恋》在内地总票房是2.38亿。这个数据不仅振奋了圈内文艺导演们的信心,也振奋了各大院线的信心。
再加上有《神都·少年行》的例子在前,闻樱的名字在各大院线负责人心里也算是一种票房保障了。各大院线愿意先给《少年偶像》安排高排片,如果票房表现好就保持高排片,甚至继续增加也没关系,票房表现不好再下调呗。
元旦刚到,《少年偶像》的海报已经悄悄出现在重要城市的公交站台等地方。
等寒假来临时,《少年偶像》的宣传已经发酵差不多了。
李梦娇演得咋样不好说,闻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读者们很愿意买票去看看。
今年闻樱一家还是回了蓉城过年。
寒假刚到,闻凯也回了蓉城,他不是一个人,他还带着甘桃。
甘桃的父母如临大敌。
甘桃自己没心没肺,“我早就去过蓉城了啊!”
——你这个缺心眼!
以前去蓉城,是没和闻凯确认关系,现在去蓉城那可代表不同的意义。
甘桃说蓉城有她想见的人。
其实她是想说闻樱,她爸妈却误会了,以为甘桃舍不得和闻凯分开几天。父母拗不过女儿,甘mā mā 不得不主动向闻凯要来了朱美群电话。
朱美群诚惶诚恐,在电话里说了不止十次要把甘桃照顾好。
“我们给桃桃准备了单独的房间,所有床单被褥都是新的,我还安装了新空调……”
听到甘桃单独住一个房间,甘mā mā 的心情好上不少。
一开始甘mā mā 确实很反对甘桃和闻凯交往,不过只要未来女婿靠谱,丈母娘往往是最先软化的。
和甘桃交往的时间里,闻凯面对甘桃父母的任何挑剔都很有礼貌应对化解。
闻凯找的工作不错。
家里还帮闻凯在京城买了房。
听说小伙子自己也掏了一部分首付。
最主要是,甘mā mā 有事时,闻凯几乎是随叫随到。
再看几年吧,如果闻凯能一直这样靠谱,甘mā mā 觉得把女儿嫁给这样的年轻人也不是不行。现在全家只有甘爸爸态度不改,并怒斥妻子被闻凯的小恩小惠收买!
甘mā mā 和朱美群有了第一次通话,很快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
朱美群是个老实的人,她说不出好听的奉承话,但她确实拿出了所有的诚意在接待甘桃。
店里最贵的水果,闻家最好的饭菜,还给甘桃买了好几身衣服。
甘桃在蓉城快乐的很,甘mā mā 感受到了女儿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桃桃自己选的人。
“我还想在蓉城过年呢,闻凯家亲戚们也对我很好,但闻凯说我得回京城过年,他帮我买了小年那天的机票。”
甘桃抱怨着闻凯不近人情要赶她走,甘mā mā 却松了一口气。
还没结婚呢,真要在男孩子家里过年像什么话,闻凯做的很好!
带着对象回蓉城的不仅是闻凯,闻樱也带了谢骞。
她和谢骞谈了这么久恋爱,谢骞还没见过亲戚们。
就是咋说呢,闻家的亲戚们见了甘桃接受良好,在谢骞面前却不太敢畅所欲言。
比如朱美群和闻樱三婶能拉着甘桃去买衣服,却不能把同样的办法用在谢骞身上,她们在谢骞面前会手足无措。
小樱的男朋友,那得家里的男人们去接待!
朱美群和妯娌把款待谢骞的事交给了闻家男人们。
闻大伯不知道该和谢骞聊什么,想了半天问谢骞:“你喝酒不?”
谢骞点头,“有时会喝点,听说您以前在酒厂上过班。”
谢骞居然对白酒酿造工艺也有了解,和闻大伯聊起白酒的话题很有共同语言,闻大伯频频看闻樱:你不是说男朋友是学数学的吗?怎么听着像学酿酒的啊!
闻樱也不知道谢骞还有这样的知识积累。
不过以谢骞恐怖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来蓉城前多看两本资料都足够和闻大伯聊天啦!
闻大伯有点唏嘘:“我们酒厂以前很厉害的,这几年不行了,明明酒的质量很不错呢。”
酒厂行不行和酒的质量其实没太大关系。
不会营销品牌,只会论为其他品牌的原浆供应者。
白酒酿造工艺,谢骞确实是临时抱佛脚记住的,他了解这些并不只是为了和闻大伯有共同话题,他同时也想借此了解闻樱出生的地方。
所以谢骞顺便对闻樱家乡的白酒产业情况做过一番了解,一听闻大伯唏嘘,谢骞随便说了几句。
闻大伯的能力上限是经营水果店,他知道以前的上班的酒厂出了问题,但他总结不出来这些条条款款,同时也找不到解决途径。
谢骞明明没有在酒厂工作过,却能把问题说得这么清楚。
闻大伯憋了半天问谢骞:“……你愿不愿意和我们厂长聊聊?”
谢骞迟疑:“大伯,人家一个大厂长会听我的吗?”
闻大伯顿时犯了愁。
酒厂虽然效益不行了,厂长还是厂长,哪会随便听一个大学在校生的意见?这个大学生还是数学专业的!
闻大伯没再为难谢骞,把聊天的机会留给了三弟闻常林。
闻常林是个聪明人,怕谢骞误会自己在推销,愣是一句话都没提保险的事。
闻常林觉得谢骞什么都懂。
聪明还知道人情世故。
不知道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出这样的年轻人。
闻常林偷偷给闻樱丢了一个赞赏的眼神:你找男朋友的眼光很好嘛!
闻樱挺起胸膛。
要说眼光,她是不错啦。
但同样的,谢骞的眼光也很好,不然怎么找了她做女朋友?
谢骞回了蓉城,自然要和闻樱一起去看看高中时的老师们。两人在林琳家上补习班认识,所以梁老师虽然不是两人的科任老师,那也得去看看。
闻樱现在很有名,蓉城到处都挂着《少年偶像》电影要上映的海报。
但在梁老师眼里,闻樱还是那个骗他的补习生。
“我早看出来你有当编剧的实力,一般学生哪里敢编出‘失忆’的借口?果然,你靠当编剧都能在国外拿奖了,我没看错人!”
闻樱一时分不清梁老师是在夸她还是骂她。
不料梁老师又转头对谢骞说道:“但我没有预料到你俩会谈恋爱。你有眼光呀,早早发现了这块失忆的璞玉……我那时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同意和她一起补课,现在我才算懂了!”
梁老师觉得年轻人们真会玩。
谢骞也没辩解自己那时候对闻樱没这方面意思,梁老师愿意咋想就咋想呗。
闻樱现在确定了,梁老师就是在埋汰她,她忍不住提醒梁老师:“我高考可是考了671分呢!”
梁老师点头,“差生逆袭的奇迹。你放心,这事儿我没忘呢,你们毕业后我每年都对新生讲一遍的。”
闻樱:[○?`Д′?○]!!!
除了看高中的科任老师,闻樱还去看了自己初中的班主任康老师。
康老师还住在闻樱出生的小县城。
谢骞说要陪她一起去,闻樱嘀咕:“你又不认识康老师。”
“去了不就认识了?”
谢骞牵住她手,“我想多了解以前的你。”
闻樱小声道:“以前的我,你不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