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乱清> 第七十四章 爵帅的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 爵帅的话(1 / 2)

;</p>

关卓凡放缓了语气,说道:“这件事情,不是你们想象得那么难。办这件‘工程’,关键不在‘有力’,而在‘有心’。除了留出专门的时段,请专人教授,有许多法子,可以学习识字,甚至,行军的时候,也是可以的。”</p>

他轻啜了一口茶,说道:“比如,走在前面的士兵,在背囊上贴一张大字,后面的士兵不就可以‘念书’了吗?”</p>

爵帅此议,大伙儿颇觉匪夷所思,可是……似乎也是可行的。</p>

关卓凡说道:“我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各位,还是刚刚那句话——办这件‘工程’,关键不在‘有力’,而在‘有心’。只要‘有心’,自然可以生发出许多有用的点子。”</p>

他顿了一顿,说道:“这是‘善政”,说句俗气点的话,是‘积功德’的事情。你们想想,士兵们学会了识字,他们和他们家里的人,不都要感激你们一辈子?”</p>

这倒是实在话,将领们听得心里面暖烘烘的。</p>

关卓凡说道:“这件‘工程’,要由军团长主办——华远诚,我不是叫你做师傅,是叫你‘办工程’。还有,我相信,你会成为士兵们的最好的表率。”</p>

将领们都笑了起来。</p>

关卓凡郑重说道:“这个‘课本’,我会亲自参与编写。”</p>

将领们都微微动容,爵帅是真的重视这件“工程”,大伙儿真正要拿出吃nǎi的力气了!</p>

关卓凡确实是重视“扫盲工程”,但他亲自参与编写教材,却另有不能宣之于口的深意。</p>

关卓凡要借助“扫盲工程”,完成对轩军的“再教育”,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要叫轩军上下,以关卓凡所思、所想,去思、去想,最终使他对轩军的控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移替。</p>

大多数的文盲,对文字和书籍,有天然的敬畏。他们的潜意识中,多认为油印在纸面上的文字,就是“道理”,就是对的。因此,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会接受教材所扬,反对教材所弃。</p>

这是一个向士兵们灌输“正确思想”的绝好机会。</p>

这些“正确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p>

第一,培养基本的国家、民族意识,树立为国家、民族战斗的觉悟。</p>

这个“国家”,是“中国”。</p>

教材中少不了的五个字:</p>

“我是中国人”。</p>

当然,还得加一句,“我是大清人”。然后要解释,咱们中国,好几千年了,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国号,生在大唐,即是“我是大唐人”,生在大清,即是“我是大清人”。</p>

这样,这个教材,既奉“大清”为正朔,就不致有什么大的关碍。</p>

这个“民族”,是“华夏族”。</p>

汉人、满人,都是“华夏族”。</p>

这个话,相信朝廷也是爱听的。</p>

第二,淡化“忠君”概念,培养公识。</p>

切入点是,“我等军饷子药吃用,皆是老百姓的血汗钱”。</p>

就是说,拿了老百姓的钱,就要替老百姓做事;如果拿了人家的钱,不替人家做事,反过来还sāo扰掳掠人家,那还能叫人吗?</p>

第三,灌输“革新”意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有,“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动跑掉”。</p>

第四,开眼看世界。“人家的东西,只要是好的,咱们就要用。”</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