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乱清> 第一零二章 奸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二章 奸臣!(1 / 2)

“你听说了没有?那个徐桐……哪个徐桐?汉军正蓝旗、弘德殿行走、翰林院侍讲学士——皇上的老师!他家那个老大……叫什么徐承煜的,在八大胡同和人争一个粉头,没争过人家,被打了!哎哟,鼻子都打断了!”</p>

“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啧啧,你说,徐师傅那么道貌岸然一人,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儿子来?”</p>

“子不教,父之过!‘道貌岸然’——嘿嘿,说得好啊!面子是挺光鲜的,谁知道里子是啥模样呢?”</p>

……</p>

“我一个姨表兄弟在步军统领衙门当差,他跟我说,他们查封的那个‘福源记’,是徐桐的本钱!”</p>

“不对吧?我听说东家姓张……”</p>

“什么东家?那是他小舅子!究其竟不过一个朝奉罢了!开当铺,徐大师傅当然不能自个儿出头,拿小舅子摆在前边儿,那不是合适不过?”</p>

“哎哟,一间当铺,‘架本’少说也得十万两银子!你说,徐师傅那张脸,恨不得在脑门上刻上一个‘廉’字,他哪来那么多钱呢?”</p>

“嘿嘿,高调谁不会唱?银子又有谁不爱?三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徐大人的官儿,比知府大吧?”</p>

……</p>

在某种力量的推动下,类似的言论,一两天功夫,就满四九城地传开了。∑頂點小說,x</p>

很快,宫里边儿也晓得了。</p>

两宫皇太后大皱眉头。</p>

她们为小皇帝选师傅,学问大小高低,还在其次。“品行方正”。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当年。安德海拿吕氏之事进谗,以关卓凡的功勋地位、亲信之专,一旦“品行有亏”,都要被黜出弘德殿,何况徐桐?</p>

就在这个时候,言路上也有动静了。</p>

六科给事中谭祖安上了一个折子,说现在外面关于徐桐的传言很多,“物议汹汹”。“甚骇视听”。“启沃圣学,端赖君子”,“帝师名节至重”,传闻是否属实,“臣徐桐是否教子无方,敕身不谨,应着该大臣明白回奏。”</p>

折子里还有这么一句:“若坊间喧传,不为无因,臣徐桐当知所进退。”</p>

这个折子,看上去好像没有一句实在话。但其实差不多是在指着徐桐的鼻子骂了:</p>

“启沃圣学,端赖君子”。就是说他不是“君子”。</p>

“帝师名节至重”,就是说他“名节有亏”。</p>

“是否教子无方,敕身不谨”——呃,这不就是在说他“教子无方,敕身不谨”吗?</p>

那句“当知所进退”则在暗示,徐桐应该主动请辞弘德殿的差使。</p>

谭祖安的折子,“上头”批了一个“依议”,发了下来。</p>

就是说,徐桐要“明白回奏”。</p>

“上头”的意思很明白了。</p>

谭祖安的奏折发下来的当天,还有一个事儿,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军机处“叫起”之后,紧接着,是倭仁的一个单独的“起”。</p>

倭仁已经很久没有独自觐见两宫皇太后了。</p>

于是,大伙儿纷纷议论:这一次,徐荫轩这个“帝师”,可真正是保不住了,两宫皇太后这是在给倭艮峰打招呼呢。</p>

猜的不错。</p>

第二天,徐桐回奏。</p>

他自然不认自己是“福源记”的东家——事实上也确实不是;但是,却不能不承认“教子无方”,“羞惭无地”。最后,以“学问浅薄”、“体弱多病”,不敢“延误圣学”,请辞弘德殿行走的差使。</p>

两宫照准。</p>

当然,懿旨上多少还是有几句温谕的,徐桐的面子,并不算太过难看。</p>

可已经是朝野震动了!</p>

大伙儿隐隐觉得,徐桐这两件倒霉事儿,并在一起出来,未免太巧、太突然了!背后……似乎颇有玄机?徐桐在弘德殿上的那番言论,慢慢儿也泄了出来,头脑灵活的,两下里联系起来,不免就想:徐荫轩做此不合时宜的仗马之鸣,大约就是他倒霉的缘故了!</p>

堂堂帝师,仅以口舌招尤,不过数日,便被赶出了弘德殿!而且,不但一生清誉尽毁,还祸及家人!某人的手段之辣,威权之重,真正令人心悸!</p>

暗地里聚集起来的守旧卫道的力量,正要尝试着抬起头来,就被重重一击,又伏倒了下去。</p>

通过“去徐”,在打击反对新政和洋务的守旧派的同时,关卓凡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p>

其中,一个极重要的收获是:在共同的威胁面前,“关恭合流”的速度加快了,恭王不仅在姿态上承认关卓凡的“共主”地位,在心态上,也开始朝这个方向转化了。</p>

不过,并非没有不服气的人。</p>

最不服气的那个,是小皇帝。</p>

小皇帝功课虽然不好,但人并不笨。廷臣能想到的,他也想得到。尤其是,在这个事儿上,他算是半个“当事人”,不能不特别敏感一些。</p>

他刚刚看徐桐对了眼儿,兴头刚刚被徐桐挑起来,这个他看对了眼儿的、挑起了他兴头的人,就被赶出了弘德殿,小皇帝产生了强烈的不适感。</p>

他年纪还小,但天性疑心甚重,这种强烈的不适感,驱使他自然而然地生出“是不是冲着我来的啊”一类念头。</p>

太监们吞吐的语气、闪烁的眼神,更加坐实了这一点。</p>

就像正玩得高兴,手中心爱的玩具,被人粗暴地一把扯走,强烈的被侵犯、被蔑视的感觉,点燃了小皇帝的怒火,他咬牙切齿:这个姓关的,太可恶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