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严绍的分配办法,蔡锷并不反对。反坦克炮也曾经提供给部队使用,但是并没有组建专门的反坦克部队。只是零散的提供给士兵,让他们自由进行操作,刚开始的时候对付德国人少量的坦克还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之后。便感觉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p>
这,就成了组建反坦克部队的最初原因,本来蔡锷是打算将反坦克部队分配到团一级,如每个团装备一个反坦克排等。但考虑到这还是一个新尝试。所以最终组成了一个反坦克营,用以集中使用…</p>
当然。机枪数量增加并不单只是新军制的关系,也有其他改变,如为了增强各部队指挥部的抵抗能力,原本并不部署轻机枪的各个指挥部。也跟着部署了,当然,数量并不多。如每个步兵排的排部只部署一挺,连部也只有一挺,营部则只有三挺,至于各团旅师的指挥部,因为有警卫部队的保护。所以并没有额外进行部署。</p>
但即便是这样,算上步兵部队骑兵部队和侦察营,其轻重机枪数量也达到了1179挺。本来按照严绍的意思,还打算把轻机枪部署到工兵辎重宪兵通讯兵等部队。基本上除了医疗部队外几乎都将配备轻机枪,当然,数量并多,仅仅只是象征性的,但那样的话轻重机枪的数量恐怕就将达到1300多挺,不太符合国情,所以在蔡锷等人的劝说下,最后严绍还是撤回了这个想法。</p>
但即便是这样,1179挺的数量也达到了全球最多的地步,更是要比美国的步兵师多出了一百多挺,不过如此大的编制,以目前政府的国力和工业实力显然也维持不了多少,所以仅仅只是主力部队按照这个标准来配置。</p>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加入了5个军种之后,甲种师的数字已经由原来的22000多人,达到了26165人,增加了3000多人,编制极大…</p>
不过这一编制,和后世那些万人的步兵师相比却…</p>
————————————————————</p>
随着苏俄和谈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严绍往新疆发过去的电报也越来越多,毕竟严绍总要让西进的部队了解一下情况。</p>
而蔡锷等人对这一情况也不敢有丝毫轻视,这不只是因为这次的行动战略十分重要,也不只是因为困难极大,更是因为在过去还从来都没有人指挥过这么大的行动——————包括蔡锷自己在内。</p>
这次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严绍往西北调集了七十万jūn_duì ,足足四十多个师,这四十多个师又被分为十多个军,三个军团和一个集团军群,司令自然就是蔡锷本人。</p>
当然,这七十万人不可能全都一股脑的北上,总要在西北留下一些部队作为后援或者是内应,以免发生什么事情,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北上接应。</p>